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扎根田间地头,无惧风吹日晒,探索带领百姓的致富路;她们,艰苦朴素,皮肤黝黑,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但她们还是村干部,是在祖国大地上奉献青春的最美基层工作者。
“基层工作虽苦,但听到村民们对我的肯定,我就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岭坡乡双河口村村委会的会计专干谢婧笑着说。今年3月,她放弃县里的工作,来到自己的“第二故乡”双河口村。此时,正逢双河口村特色果园项目的前期筹备。
双河口村曾是省级贫困村,2017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68人。由于村内山峰林立,可耕地面积少,村人均耕地不足0.7亩,部分农田因无法灌溉而被迫抛荒。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双河口村经济振兴发展。村“两委”决定盘活土金坪近20亩抛荒土地,采用土地间作方法种植果蔬。目前,特色果园主要种植长豆角、西瓜等。
特色果园项目虽然只是双河口村乡村振兴的试点项目,面积不大,但村里既缺资金,又缺人力,整个项目从规划到落地都是村“两委”班子亲力亲为。“我们村委会虽然女同志多,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一起努力把特色果园办了起来!”双河口村民政专干刘春连坚定地说。
特色果园建设之初,为了准备适合长豆角生长的竹架,每天早上五点,村“两委”班子便集体去山上砍竹子,饿了就喝点粥,渴了就喝点水,一直做到晚上六七点,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一个月。
“每次砍完竹子回来,大家都非常疲惫,但我觉得只要特色果园能办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双河口村妇联主任肖桂阳说。三年前,她放弃外出打工,回来奉献家乡。从此,基层工作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明明离家越近了,陪伴家人的日子却几乎没有了。每每想到这些,她总是眼眶湿润,但看到家乡正因自己的努力而越来越好,她又继续投入到繁重的基层工作中。
特色果园在双河口村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大变样,原来长满杂草的荒地,现在成了规划整齐的果蔬种植园。青绿细长的豆角挂满了枝梢,又大又圆的西瓜铺满了一地。一眼望去,尽是丰收的景象。“我们每天都会来果园摘豆角、摘西瓜,然后当天销售出去。”谢婧边摘豆角边说。不知不觉,长豆角已堆了满满一筐。
巾帼不让须眉。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上,双河口村的基层女干部们柔肩担重任,苦干实干撑起一片“艳阳天”,为家乡的建设挥洒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通讯员:王嘉珺)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与衡山县人民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授牌仪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来衡开展义诊
衡山县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衡山高新区2025年网络创业(电商版)培训班开班
中共衡山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我县召开2025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见面会
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摸排与风险性评估工作部署会暨综合服务管理培训会召开
衡山县:“送解优”暖企心 精准服务助发展
下载APP
分享到